您的位置: 浙江首頁 > 鑒寶收藏 > 详情

孔洋创【瓷福】的故事

2024年05月07日 10:50:36  來源:香港法治报 作者:梁人 南昌 熊明

瓷都景德镇的生活节奏,从前慢,如今也很慢。瓷都人每天的生活,从一壶茶开始。士农工商各阶层人士很懂得享受慢生活,用上等的陶瓷茶具,喝过一壶茶之后,再去修各自的胜业,无论为名为利。因此,景德镇千百年来受了瓷和茶的熏染,帅哥、美女也出落得玲珑剔透,充满灵气。今日,且说一说我心目中的瓷都帅哥孔洋·【瓷福】创始人——

孔洋之帅,不单止是他天生的相貌英俊,仪表堂堂,更在于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,拥有慈善,朴实,谦和的高贵品质——谦逊低调和利他精神。

如果说以前的孔洋在我心目中还是个稚气未脱、无忧无虑的大男孩。而今,他已经成为瓷都景德镇响当当的人物了,成为了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大丈夫。

帅哥孔洋有担当,肯负责,一方面身先士卒践行公益,参与救灾抢险、扶危济困等公益活动。一方面合纵连横整合资源,成立景德镇收藏家协会,激活瓷都景德镇的收藏文化和市场的大繁荣,致力于推动会员和会员企业的发展,努力将协会打造成“党和政府放心、会员满意、社会认可、全国有影响力”的收藏组织。

最令我感动并为之击节喝彩的是,孔洋传承父亲孔发龙的人文情怀,勇敢地承担企业家的社会责任。尽管已经是奔五的年纪,但他依然和年轻的小伙子一样参与各种救援行动,活跃在抗击洪水、扶危济困等公益事业的一线。

滂沱大雨,洪水齐腰,孔洋义无反顾地和抢险队员们一起,深入小区,在大水中背负等待救援的妇孺老幼上皮筏子,将受灾群众转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。

孔洋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,在救援一线驰骋奔突的场景,凸显的是他内心的朴实无华,大爱无疆,令人感动之余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。要知道,孔洋也是上有老、下有小,肩上扛着家庭重担的普通市民,他并非铁打的金刚。他如此的奔波辛劳,别说他家人见了会心疼,我看着都心疼不已。毕竟,我是看着孔洋从大男孩成长为大帅哥的,在我心中,孔洋无异于我的家庭成员一般!

孔洋热爱生活,喜爱摄影,他起早贪黑地漫步街巷里弄,将镜头聚焦民居老屋,世相百态等,用心记录瓷都景德镇的市井风情,闾巷人家,关注人间烟火慢生活,拍摄出许多具有艺术性、观赏性的摄影作品。

做一行,爱一行,钻一行,洗尽浮华,返璞归真,孔洋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接地气。让摄影艺术贴近群众,贴近生活,从平凡朴实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捕捉美的瞬间。

更令我惊叹的是,孔洋在书法艺术领域的修行,也找到了自己的主攻方向。他积渐悟为顿悟,从无数的汉字中选择了一个“福”字来表达他对中华文化的热爱,对全国人民的祝愿——他立足瓷都景德镇,以陶瓷为载体,书写“福”字,并创造性地给他的创意起了个非常动听的名字——瓷福。他觉得天下惟一个“福”字是没有人会拒绝接受的。是呀,有谁会拒绝福呢?!

孔洋在他的微信圈阐述了瓷福的内涵——“瓷福,不仅仅是一个瓷杯,也不仅仅是一个福杯,它承载着我们千年的陶瓷文化,更加承载着我们几千年的中华文化。正如《瓷福序》(江南才子汪天行先生所作)中所说:福者,乃万民皆所求也,古往今来,概莫能外。瓷者乃万户不可缺也,餐食茶饮,焉能无它。”传播瓷福文化,弘扬中华传统,非孔洋莫属。

孔洋笔下的“福”字造型有数百种,而且均已注册了版权,很好地用法律保护了自己的创意。他将福字写在茶杯、茶壶等各种陶瓷器具上,让瓷福文化走进千家万户,让瓷福无处不在,真正做到“送福进万家,瓷文化传天下。”

孔洋还在红宣纸上用金液写福字,造型令人耳目一新,堪称一绝,简直可以和古人写的“多”字型“天下第一福”相媲美。他巧妙地将福字右边下面的“田”字夸张变形为一个如意形状,又像是古代的祥云图案的一种,起名为“祥云腾飞如意福”,这个创意真是神来之笔,高妙无比。尤其是他最后一画的书写出飞白、枯笔的效果,与其他的笔画形成了方圆、曲直、动静、虚实等艺术表现形式的强烈对比,厚拙,雄浑,充满力量感,带给人们美的享受。更寓意着寓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腾飞,吉祥如意。不难想象,孔洋对于中国书法历史变迁和字体演变的研究,下了不少的功夫。

瓷都帅哥孔洋·【瓷福】创始人,阳光健康是他的底色,朴实无华是他的风骨。2021年,孔洋先生将个人收藏几十年的一件7501瓷《芙蓉对画碗》,无偿捐赠给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永久收藏,为弘扬景德镇陶瓷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。他脚踏实地,矢志不渝地向外界传递瓷都景德镇的陶瓷文化,堪称是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义务推广大使。我每天早上,都会收到孔洋发来的微信问候,接收到帅哥传递的蓬勃朝气和福气,真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!可惜,我每天起床晚,总是不能及时回复,真是抱歉! (南昌 熊明)

编辑:卢国良

  • 相關新聞
  • 發表評論
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