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浙江首頁 > 中醫養生 > 详情

守正创新续华章

访浙中百年老店九德堂

2023年05月16日 13:44:25  來源:香港法治网 本报记者:卢国良

【本报讯】记者卢国良 通讯员楼冠峰 初夏,记者来到浙中金华采访,从百姓点点滴滴的口碑中不难发现,金华的中医百年老字号九德堂,可谓是货真价实的金字招牌。

西市街,一直以来是金华市区的商业中心,也是老字号的聚集地。清香楼、清和园、祝裕隆、九德堂、公盛.......,许多老金华人都能如数家珍般的说出一大串,对于曾经的繁华兴盛,经历过的人都记忆犹新。但是,光阴荏苒,当周边的一切都开始变得现代化,多数老字号也逐渐消失在繁华的街市,唯有九德堂药店历经150多年变迁,仍熠熠生辉。

据史料载,九德堂始创于清朝同治八年(1869年),比杭城胡庆余堂早1年。当时,浙江14州连年旱涝成灾,时疫四起。其时,现金东区二仙桥名中医姜志麟,金华有名的大财主、马鞍山村人金凤纪,兰溪有名望的药商诸葛芳松,有意以医道济世,合资创办药店。 因三人笃信孔孟儒学,遂取药店名为九德堂。其意是:忠、信、敬、刚、柔、和、固、贞、顺,以这九个字为座右铭。 光绪年间,宁波华同参行老板华铨寅以巨资入股,金华澧浦问松堂药店老板诸葛学标也跟随入股。自此药店实力大增。

清末民初,九德堂迎来了第一个鼎盛时期——占地数亩,气势不凡,前有店堂,中有药厂,后有鹿场,店员达30多人。 抗日战争期间,九德堂遭受日机疯狂轰炸,店堂内外营业场所毁于一旦,药店一度停止营业。1956年,九德堂公私合营,一度门庭若市。上世纪60年代,“红色风暴”袭击了这家老店,许多祖辈们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下落不明。

1989年体制改革,现任董事长张乾鸣走马上任,本属金华县医药公司的九德堂被作为包袱“卸掉”,成了没娘的孩子,从此开始了自己找吃的路程。不过九德堂并没有就此灭亡。在张乾鸣的执舵下,经过几年的困难时期,1994年10月,九德堂药店改制更名为金华市九德堂医药零售有限公司,为了谋求连锁经营,2001年又更名为金华市九德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。到目前公司有75家连锁店,遍布金华市区、乡镇及周边市县。成为金华现存的老字号中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。

青春易逝,品牌也如此,如果没有驻颜术,也必然成为明日黄花。对老字号来说,利用老品牌的优势、在保留老字号“货真价实、童叟无欺”的好传统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才是九德堂成功的关键。张乾鸣表示:老字号的先天优势是一开始就“赢在了起跑线上”,但“酒香不怕巷子深、倚老卖老、坐吃老本”的模式肯定是要走进死胡同的。对老字号来说,最重要的还是要摆脱“穿新鞋走老路”的模式,敞开胸怀吸取别人的经验,在保留自己特色的基础上积极创新。

抓创新就是抓发展,谋创新就是谋未来。老字号的优势在于,出路在于守正创新。顺应消费升级趋势,加快创新发展,不断提升老字号经营效率、管理水平,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
都说看中医方便配中药难,不过去金华,跑一趟“九德堂”,一般就可配齐所需的各味中药。“九德堂”不仅配药成方率高,还对50多种中药、中西成药实行单味、折零销售。如用于治小儿感冒的苏叶,零买的人多,店里就备足货。

质量强则品牌强、企业强。为了“老字号”的金字招牌,九德堂还狠抓药品质量和特色服务。以“修合虽无人见,存心自有天知”为古训,追求质量零缺陷、顾客100%满意,通过加强管理、打造品牌来提升其核心竞争力。

正是靠着这种经营作风,“九德堂”成了同行中的佼佼者,先后荣获全国医药系统先进集体、浙江省消费者信得过单位、浙江省中药工作先进单位、浙江省中药饮片质量先进单位荣誉称号。无论在市场中、行业里、社会上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 九德堂成为市民购买“放心药”的地方,其品牌效应日益见增。“九德堂”这个婺江边的百年老店,今天更是绽放着新的光彩。

编辑:卢国良

  • 相關新聞
  • 發表評論
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