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浙江首頁 > 鑒寶收藏 > 详情

窑火淬匠心 婺州窑传承者吕永明的守艺逐梦路​

2025年04月05日 23:13:38  來源:香港法治报 本报记者:卢国良

【本报讯】记者卢国良浙江金华报道:在八婺大地,有这样一位匠人,他凭借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执着,让古老的婺州窑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。他,就是婺州窑非遗传承人吕永明。故事的开篇,源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“婺州窑传统烧造技艺” 代表性传承人陈新华对吕永明精心制作的盘龙瓶的点赞,这一赞,如同石子投入心湖,激起层层涟漪,引得众人对吕永明和他的婺州窑作品充满好奇。​

循着这份好奇,记者来到了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杨环路 36 号的永明瓷府。踏入这占地 2000 多平方米的空间,浓厚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。一楼右侧,制坯、烧制区里各类设备一应俱全,陶泥、坯体与烧制中的瓷器有序排列,仿佛在无声讲述着一件件精美瓷器诞生的历程。左侧的成品展示馆宛如艺术殿堂,柔和的灯光下,婺州窑瓷器或古朴典雅,或新颖别致,每一件都凝聚着吕永明的心血,诉说着婺州窑跨越千年的故事。​

沿着楼梯来到二楼,右侧的美食、养生、研学体验区,不仅能品尝到与婺州陶瓷文化相得益彰的特色美食,了解独特的婺州养生方法,还能通过研学活动深入探寻婺州窑背后的奥秘。左侧的竹编、剪纸、靛染等展示体验区,打开了民间非遗艺术宝库的大门,多种传统技艺在此相互交融,让人们全方位领略浙中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。​

吕永明的艺术之路,始于丽水市缙云县壶镇北山村。那山清水秀的故乡,孕育了他对艺术的热爱。1994 年,从缙云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,他在镇上开了一家画廊,用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。1998 年,他与妻子卢华英相遇相恋,随后携手创立牧牛坊服装品牌,日子安稳而平淡。​

2014 年,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。吕永明在金华市古子城三清宫东侧高坎地上,偶然发现一些碎片。凭借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专业本能,他将碎片拼凑成碗。经上网查询,他得知这竟是 800 年前就出口海外的婺州窑乳浊釉碗。那一刻,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着他,让他萌生了恢复这一古老釉色技艺的想法。​

怀着忐忑的心情,吕永明将想法告诉了妻子。卢华英看着丈夫眼中炽热的光芒,选择了支持。从此,吕永明踏上了充满挑战的技艺恢复之路。​

恢复婺州窑乳浊釉技艺绝非易事,吕永明深知,要让这古老技艺重焕光彩,需结合现代工艺,坚守全手工制作的匠心。三年多时间里,他沉浸在工作室,与陶泥、窑火相伴,烧制了上万件试品。每一次开窑,都承载着期待,也伴随着失败的可能,但他从未放弃。凭借着执着与敬畏,他终于基本掌握了乳浊釉的烧制工艺,成功烧制出婺州窑乳浊釉。此后,他凭借精湛技艺和独特创造力,推出多种风格的乳浊釉瓷器,收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也荣获诸多荣誉,成为婺州窑传承发展的佼佼者。​

回忆探索历程,吕永明感慨万千。为掌握烧制婺州窑乳浊釉的精髓,他不辞辛劳,走访国内众多窑口。白天,他仔细观察制作细节;夜晚,躺在床上反复思考原理门道。经过一年多的探索,他初步掌握了烧制的基础知识,随后迫不及待地开始自己尝试烧制。选泥、拉胚、修胚、跳刀、上釉、烧制,每一道工序他都反复琢磨、不断实践,力求摸透其中精髓。​

“入窑一色,出窑万彩”,吕永明对这句陶瓷界名言有着深刻体会。每一件瓷器入窑前看似相同,出窑后却形态各异、色泽万千,这正是婺州窑的神奇魅力所在,也是吸引他不断钻研的原因。​

如今,婺州窑在师傅陈新华的带领下,已形成完整的继承、传承、发展体系。吕永明在经营好永明瓷府的同时,积极拓展发展方向。目前,他与金华市婺城区莘畈乡深度合作,在兰源下社坞自然村开发建设综合性景区 —— 明心谷。该景区以婺州窑成品展示、原始体验为主线,融入竹编、靛染、造纸等传统技艺展示体验,配套建设民宿、餐饮、研学等功能区域,致力于打造集文化体验、休闲娱乐、研学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。吕永明希望通过明心谷的建设,弘扬婺州窑文化,助力区域经济发展,带动当地百姓共同富裕,让婺州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​

从画廊老板到婺州窑非遗传承人,吕永明用行动诠释着对传统技艺的热爱与坚守。在他的努力下,婺州窑这一古老技艺不仅得以传承,更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,散发着迷人的魅力。相信在吕永明等传承人的推动下,婺州窑必将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。

编辑:卢国良

  • 相關新聞
  • 發表評論
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