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 浙江首頁 > 財經 > 详情

西班牙发声 中美贸易战下的义利之选

2025年04月14日 13:06:48  來源:香港法治报 本报记者:卢国良

【本报讯】记者卢国良:当美国对华 125% 关税如一记重锤落下,国际经济秩序泛起层层涟漪。在这紧张氛围中,西班牙的声音犹如平地惊雷,打破了西方阵营表面的平静。美国财长贝森特发出 “靠近中国等于自割喉咙” 的极端言论,尽显其零和博弈的狭隘思维。这种将国际贸易视为你死我活斗争的观点,与当今全球化的合作潮流背道而驰。而此时,西班牙以其坚定的立场,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格局。​

西班牙农业大臣路易斯・普拉纳斯在胡志明市的表态意义非凡。他提出的 “三个捍卫”—— 捍卫西班牙利益、捍卫欧盟立场、捍卫多边贸易,不仅是对西班牙自身发展需求的精准把握,更是对公平合理国际经济秩序的有力维护。从历史维度看,西班牙作为大航海时代的先驱,其商船曾在世界海洋上纵横驰骋,构建起庞大的贸易网络。五百年前,西班牙商船载着美洲白银驶向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圈,开启了东西方经济交流的新篇章;五百年后,瓦伦西亚港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欧洲的重要枢纽,续写着贸易合作的传奇。这一历史的传承与延续,充分体现了西班牙对开放合作的执着追求。​

在欧盟内部,西班牙并非孤立的存在。桑切斯首相两年三次访华,积极推动双边合作,这种频繁的互动彰显了西班牙对中国市场的高度重视。与此同时,德国总理带着商界天团赴华签约,匈牙利顶着压力批准宁德时代建厂,这些举动表明欧盟内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觉醒,认识到与中国合作的重要性。他们不再盲目追随美国的贸易霸权主义,而是根据自身国家利益,积极寻求与中国的合作机会,形成了一股推动中欧合作的强大力量。​

西班牙在中美贸易战中的立场,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。美国财长的威胁性言论,本意是胁迫盟友跟随其贸易霸凌行径,然而却适得其反。西班牙的回应,如同明镜一般,清晰地映照出霸权主义的困境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,各国经济相互依存、紧密相连,经济胁迫手段难以达到预期效果。而且,当涉及到国家的核心生存利益时,所谓的 “价值观同盟” 瞬间土崩瓦解。事实证明,单极世界的幻想在亚欧大陆各国务实合作的现实面前,早已支离破碎。​

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。2023 年中西贸易额突破 500 亿欧元,三年来年均增长 18%;中国在西班牙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额达 27 亿欧元;西语国家已有 17 个加入 “一带一路”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阿尔赫西拉斯港忙碌运转的龙门吊,是安达卢西亚太阳能电站一望无际的光伏板,更是中西两个古老文明跨越时空的友好握手。它们生动地展示了中西合作的丰硕成果,也证明了合作共赢才是国家间交往的正确道路。​

西班牙的选择并非偶然,而是顺应了全球发展的大趋势。从菲律宾前总统杜特尔特 “不愿在美中之间选边站”,到法国总统马克龙 “欧洲战略自主” 的宣言,再到东盟十国集体拒绝 “印太战略”,全球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摆脱美国的操控,根据自身利益制定外交政策。这种觉醒与中国 “立己达人” 的文明理念高度契合。中国始终坚持通过进博会等平台向世界分享市场机遇,积极推动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;而当某些国家热衷于炒作 “去风险化” 时,中国企业在西班牙建设的 5G 基站已突破 8000 座,为西班牙的数字化发展贡献力量。这种 “以建设对抗破坏” 的东方智慧,正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和响应。​

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节点,西班牙的理性发声意义重大。它如同黑暗中的灯塔,为世界各国照亮了前行的道路,昭示着合作共赢才是时代的主流。任何试图通过关税壁垒阻碍全球化进程的行为,都将被历史的车轮无情碾碎。从郑和船队停靠的塞维利亚港,到如今穿梭于马德里 - 义乌的中欧班列,几百年来的交流合作史深刻地告诉我们:真正的文明,绝非依靠关税来衡量价值,而是在相互尊重、平等互利的基础上,通过合作共赢实现共同发展。这种理念,早已深深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之中,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动力。

编辑:卢国良

  • 相關新聞
  • 發表評論
以下留言只代表網友本人觀點,不代表本網站觀點

正在加载评论……